理论园地|以积分制实现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以麻阳苗族自治县舒家村乡为例
2024-08-22 09:47:06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谭好 | 作者: | 点击量:47331         

蔡甜甜 周泗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六个必然要求”,深刻阐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治理,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舒家村乡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积分制治理模式成功破解了群众参与度低、村级组织号召力趋弱、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在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目标上实现了新的跨越。

以党建为引领,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数字化管理的积极性

联村领导、驻村工作队以及村支“两委”班子广泛征求村民代表、“五老”人员及村干部的意见建议,多次召开两委班子会议、村民院落会议之后,慎重、严肃地制定了《积分管理实施细则》。细则中的奖励扣分清单共5部分19条,包括环境美化、社会治理、家风美德、工作配合等方面内容。村支“两委”一方面请群众主动承诺、主动签约、自愿履行,着手具体组织实施积分细则;另一方面在与舒家村乡学校细致沟通后,由学校根据自身特色相应调整积分管理细节并负责对学生行为的积分量化考核。

以村民的急难愁盼为工作重点,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积分制管理实施细则》体现了“六自”模式,该模式注重发展6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深化人居环境整治“自组织”,共治共享搭平台。乡党委领导班子和村书记带队挨家挨户上门,积极开展院落夜会,充分发挥党建+微网格作用。在环境整治上,以村干部带头出力,引领党员动员群众;在环境维护上,建立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的日常监督机制,把乡亲的心拴在一起。二是深化人居环境整治“自规划”,集思广益谋发展。在院落夜会上,村民拿起乡村全景实拍图,出钱、出物、出力、出想法,结合乡村已有的红色文化、古法红糖技艺等元素共同打造近10处微景观。三是深化人居环境整治“自筹资”。村支“两委”班子多次召开院落会议,征得全村大部分群众同意,利用能人带动、大户投资、乡贤集资、小户补工等多种筹资形式创建幸福基金。四是深化人居环境整治“自建设”,齐心协力建家园。在整治乡村环境期间,为打造最具性价比的和美乡村,各村组建义务施工队,坚持集体动手清理杂乱、拆除危房、规范场地。五是深化人居环境整治“自宣传”,引客入村聚人气。在乡里百万粉丝抖音博主帮助下,开展全民拍摄自家院落大变化短视频活动,利用互联网热门平台提升相关视频的点击率。六是深化人居环境整治“自维护”,健全机制强管理。在全民投入整治、提升乡风环境基础上,形成讲清洁、爱卫生、重治理的新风尚,并写入村规民约,借助村级广播、院落夜话、“五个到户”等宣传形式,全面发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形成推进基层治理的整体合力

舒家村乡转化积分制考评成果时,通过正向激励和重点帮扶方式推动村民共同进步。

正向激励考评方式分为精神荣誉、经济福利、政治优待3种。精神荣誉主要是对积分靠前的村民家庭进行评星定级、发旗授牌、表扬表彰、荣誉墙公示等,将其作为评定好婆婆、好媳妇、守法好村民、星级文明户、诚实守信户、最美家庭、平安家庭等荣誉的评价标准。对积极参与评优的村民发放积分奖励卡,村民可凭积分卡至新风尚超市消费抵扣相应商品金额(每1个积分抵扣2元)。政治优待是指在同等条件下,积分靠前家庭户成员可优先推荐为“两委员一代表”、村班子后备人选、入党积极分子等。重点帮扶主要针对积分未达到要求的家庭进行党员帮、群众带帮扶转化,以确保村民不掉队、不落伍。积分制由村支“两委”班子、村民监督委员会代表、驻村帮扶工作队明确专人负责积分奖励卡发放管理与积分收支情况登记;积分以户为单位,户主和家庭成员积分可一并登记积累,每个季度村支部对各家各户积分收支情况进行公示。

2020年7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颁布的《关于在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积分制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在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积分制的工作要求。4年来,积分制在湖南省乡村振兴改革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取得了良好的基层治理效果。民心所盼,改革所向。乡村积分制不仅需要村干部和村民进行日常维护和升级,还需要继续推进建立积分制长效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双向互动的数字化积分管理平台,强化因地制宜的人才培养机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基层治理的现代化路径定会越走越宽、越来越广。

作者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责编:谭好

一审:谭好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